• 人文生活
  • 首页 » 人文生活 » 青島,有海量。

青島,有海量。

2021-08-06 15:19:51 468 admin

 


QQ图片20210806141433.png


夏日的热风一起,就想跑到青岛去。
记忆里细腻柔软的沙滩,灿烂明媚的艳阳,湿润清凉的海风,沁爽解渴的啤酒,几乎所有畅快淋漓的体验,在夏日的青岛,都海量提供。
梁实秋在《忆青岛》里说,青岛是当得上“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”的好地方,他在文中尤其回忆这里气候山水种种宜人,樊哙饮酒豪情万丈,还有青岛人倔强豪迈的外表与敦厚温和的内心。这一切,细究起来,都与青岛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。
青岛位于东海之滨,在胶州湾入口处,背山面海,形势天成。当一个城市临海而建时,它的一切似乎都与海再也脱不了干系,它的气候,它的生活,它的性格……“海”几乎是造就它一切的基底。而海量,或许就是丈量青岛气质最佳的词汇。
青岛的海量,在海,在酒,更在人,在这座城市沸腾的生命中。迎着海风冲进它的臂弯里吧,敞开胸膛,大醉一场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458.png


不知是哪位诗人说的,青岛有两种泡沫,一个是大海的泡沫,一个是啤酒的泡沫,两种泡沫都让人陶醉。
这种陶醉,用青岛人自己的话说,就是“傍晚穿着大裤衩,出去打一袋啤酒,慢悠悠溜达回家炒一盆蛤蜊下酒吃,没有比这更恣儿的生活。”


QQ图片20210806141533.png


在青岛,“哈啤酒”最惯常的方式,是去楼下的小店里打生啤,绝不是去超市买灌装的熟啤。生啤装在大桶里,你只管说要几斤,老板轻车熟路地扯下旁边挂着的塑料袋,拧开龙头,金黄的啤酒不多会儿便撑鼓了袋子,雪白的泡沫一个劲儿往上涌,拎在手里还冒着凉乎气儿。
这打酒的方式听起来有点野,但只要尝过这散啤的风味儿,便再难用瓶装的啤酒凑合了。生啤有活性酵母,质地更新鲜,口感更醇厚,泡沫也丰富,唯一缺点就是保质期太短,没法运输。所以可以说,这滋味儿真真是青岛限定,别无他处可寻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620.png


有这样好喝的啤酒,青岛人在酒量上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,毕竟是从小就习惯用筷子头沾啤酒咂么味儿长大的。若是初来乍到,跟青岛土著吃饭,可别因为对方客气举杯,就每次都要喝干,一定要悠着点,对于青岛“酒彪子”来说,一晚上喝十几斤啤酒实在小意思。炎热夏日里,青岛人完全是拿啤酒当水解渴的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653.png


哈啤酒,吃“嘎啦”,洗海澡,是青岛人刻在基因里“三位一体”的夏日记忆。尤其到八月,啤酒节轰轰烈烈地展开,更是将这盛夏狂欢推上顶峰。
青岛国际啤酒节是从1991年正式开幕的,在这之后,青岛啤酒一路狂奔,远销海外,跻身世界十大名啤之一,成为了青岛的文化符号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745.png


QQ图片20210806141804.png


啤酒节一年比一年欢腾,一年比一年隆重,它已然成为全世界酒徒们的狂欢,也让青岛的八月始终处在“流量高峰”,游客来往不绝。
这时节来青岛,海风都仿佛浸透了啤酒香。酒量了得的青岛人,站在黄海口,迎四方宾客,在澎湃的夏日里,来一醉方休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826.png


喜欢以酒待客的地方,风土人情往往耿直淳朴,襟量宽广。这一点,只消去青岛畅游一次,便可感受个彻底。
梁实秋曾特意提过一件往事,说当年在青岛,人力车夫从不计较车资,乘客下车一律付与一角,远程两角,没有人会争论多一点少一点的事情,绝少出现讨价还价的场面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847.png


青岛淳厚的民风,是“每于细民中见之”。
前两年去青岛玩,下了火车叫了辆出租车,顺口问了民宿附近有什么地道小吃可以尝尝的,赶巧司机师傅是个魁梧的青岛大叔,聊起青岛美食简直停不下来,那恳切的语气,仿佛我要是不按照他指点的餐馆去吃,这趟旅途便遗憾重重。
结果那天到了民宿,大叔不仅三下五除二帮我把行李搬上了楼,还坚持要再捎我一段路,让我吃他推荐的那家鲅鱼饺子,着实盛情难却。


QQ图片20210806141924.png


但那天的“奇遇”还不算完,我被放在一家小饭店的门口,脚还没踏进去,就听见屋里老板娘敞亮的迎客声。赶紧落座,点了几种海鲜饺子,要了个小菜,还想再添一碗面,结果那老板娘毫不犹豫地打断了我:“你吃不完,今儿先吃饺子吧!好好尝尝我家饺子!不够再说!”
我到现在还记得那老板娘的样子,面目伶俐,双膀结实,笑起来大大方方,有种亲切而朴实的漂亮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000.png


多待几天,便会发现青岛人大多都热情而直爽,回想我们比较熟识的青岛籍明星,似乎都是这样为人处世亮亮堂堂,从不掩饰自己的“海蛎子味儿”口音,讲起家乡都是满满的自豪。
不过细思起来,倒也完全不会意外。青岛本就地处齐鲁大地之中,对孔孟之道耳濡目染,处事自然不拘小处得失。更为重要的是,青岛依傍海洋,深受海洋文化的影响,海的浩瀚气韵早就融进性格里,撑起宽阔襟量。
毕竟,靠海吃饭的人自然要有果敢豪爽的气度,才可接得住海上的风浪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038.png


QQ图片20210806142100.png


这宽阔襟量,或许也是青岛命运造就的必然。
从一百年前北大青年谢绍敏在衣服上血书“还我青岛”,几千名大学生走上街头喊出满腔愤懑开始,海浪里扑腾着尚且年幼的青岛一夕间长大,有了青年的昂扬。
昂扬的青岛顺时代之势开放商埠,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北方第二大经济中心,民风开放,建筑洋气,市容干净漂亮,群众眼界开阔,政府亦懂得抓紧时间输入新知,佐育人才,一时间,无数文人墨客如过江之卿般在青岛流连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131.png


QQ图片20210806142149.png


老舍在这里写下那部《骆驼祥子》,梁实秋从这里开始翻译《莎士比亚全集》,沈从文亦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八月踏上这片土地,住在闻一多的隔壁,成为国立青岛大学12名教工的其中之一。
年轻的青岛,在短暂的一百多年里,接受着各种文化浪潮的洗刷冲击,也在这默默无言的成长中,积蓄力量,不断吸引更多年轻的灵魂来青岛扎根,生长出更多可能。
梁实秋盛赞青岛,只说过一点不佳,“青岛是个好地方……唯一的缺憾是缺少文化背景,情调稍嫌枯寂”,但或许文人也未曾想过,在一百年后的今天,他们会成为这城市文化背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也正是有这些知识分子的名字,青岛才有了更有温度的过往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214.png


《大师们的背景》中有段话,读来极为感人。“青岛有一条福山路,悠长寂静……上世纪20年代, 当影后胡蝶在福山路1号的洪深居所内研究剧本时,当福山支路的康有为故居内高朋满座时,当沈从文在福山路3号的小屋内为张兆和写下炽烈情书时,在另一个地方,宋春舫正在与胡适、梁实秋品评莎士比亚。”
如此想来,这座城市注定是年轻热切,充满海量可能的,那是无数鲜活有力的生命奠定的城市体温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237.png


QQ图片20210806142256.png


如今人们去青岛,把它当做夏日目的地,不仅为着海边清凉,还为感受青岛老城里斑驳而灿烂的旧时光。逛逛八大关,去海边礁石上坐着发发呆,走走大学路,去老舍故居旁边的咖啡店里尝尝最新鲜的咖啡。在红砖尖顶的异国风情与碧海蓝天的慵懒之中,感受青岛往日盛景,也感受它不急不缓的呼吸,与它可以无限畅想的未来。


QQ图片20210806142316.png


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,青岛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。在过去十年中,青岛常住人口增加了135.66万,增量排名全省第一。人口的活力与城市的活力息息相关,拥有着包容开放标签的青岛,不断地释放着自由新鲜的信号。近些年的音乐节、艺术展层出不穷,嘻哈、涂鸦等亚文化也有广泛天地可以自由发展。
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,青岛又何愁无法保持活力,向着海量可能的未来进发呢!

 

 

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-1803
service@jnsjsm.com
400-659-7887
0531-86515378
Copyright © 2016 -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:鲁ICP备1601739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