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會玩兒。
2021-08-11 10:17:46 415 admin
“玩”这件事,一直是被人误解的。
玩世不恭、玩物丧志、玩忽职守、玩时愒日……这些成语无不指出 “玩”是不好的、无用的,甚至会浪费青春、耽误了正经事。所以,小孩子从小被家长教育:别总想着玩儿!干点正经事。所以,才有那么多家长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补习班,把时间排得满满当当,也不问孩子愿不愿意、喜不喜欢。
7月24日,“双减”政策正式落地,全面限制从学前到高中的课外补习业,这让很多家长又犯了难,其实倒不如让孩子好好地玩一玩。玩是每个人的天性,也是一门本事。 有人说:“一个人连玩儿都玩不好,还可能把工作干好吗?”仔细想想,确实如此,一个会玩的人,也总能把一件事情给做好,而且可能在玩的过程中就把事给做好了,让人忍不住大赞:真会玩儿!
似乎只有小孩子才会津津有味地看一群蚂蚁搬家,看风吹雨打的树叶是怎样颤动,把一朵朵的白云想象成漫天漂浮的小动物,下雨天欢脱地踩一个又一个水坑……在他们天真的眼睛里一切都那么新鲜、有趣。
长大了,就不能玩了么?且不说时间都被考试、工作等各种正经事占据了,就是玩的天性也被消磨掉了。有了点空闲时间,就是捧着手机漫无目的地刷来刷去,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,徒增焦虑。但除了玩手机,他们已经不会玩什么别的了。相反,一些会玩的人,总能在平凡、琐碎的日子里,发现和创造源源不断的乐趣,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、有滋有味。
于谦,是相声界公认的第一玩家,专业捧哏之外,一辈子就爱玩儿。郭德纲这样评价他:“仿佛沾玩儿的事儿,谦哥没有不玩儿的”,不只各类活物一概全玩儿,文玩类也包罗万象。“他不争名,不夺利,好开玩笑,好交朋友。在他心中,玩儿比天大!”
于谦还专门出版过一本书,就叫《玩儿》,把从小到大各类玩儿的故事都历数了一遍:捕鸟、养鸽、养鹰、垂钓、养狗、养马……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他对动物的喜爱、对生活的热爱。有人说这种生活要靠雄厚的经济基础,普通人做不到。他回复道:我书中想说的东西跟钱真的关系不大。我想说的是有钱没钱都要玩儿,有的玩儿没的玩儿都要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!实际上我所说的玩儿,是一种心态!有了这种心态,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,都能让自己活得真实而潇洒。”
其实,玩是每个人的天性,只不过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的逼迫下,压抑了自己的天性,忘记了人原本应该这样生活。你去看那些会玩的人,总是那么可爱、鲜活,生活的苦难和日渐增长的年岁都不会消磨掉他眼睛里的光彩。
近百岁的黄永玉,是一个现实版的 “老顽童”,15岁浪迹天涯,50岁考驾照,60岁画猴票,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,90岁还玩跑车,比不少年轻小伙都玩得野。就算是有了一副老人的躯体,可他的心灵却永远年轻,就像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,好玩、天真、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。就连白岩松也说:“老了,就做黄永玉。”
玩,求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,但玩得专注,就找到了自己一生的兴趣所在,不断摸索深耕,就渐渐习得了一门本事,成了专家。虽然玩是不带功利性的,却也可以收获很多意外的价值。
“京城第一玩家”——王世襄,每一位喜欢收藏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。他出生名门,自幼好奇好动, 经学、史学、小学、音韵都学不进去,“秋斗蟋蟀,冬怀鸣虫……挈狗捉獾,皆乐之不疲。而养鸽飞放,更是不受节令限制的常年癖好。"
他玩这些不只为消遣,而是真心喜爱。"不冤不乐”是王世襄先生经常喜欢说的一句北京老话,意谓:为了自个儿的喜悦爱好简直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,没罪找罪受。为了得到爱物,他舍得花钱,舍得搭工夫,甚至长途跋涉、餐风饮露亦在所不辞。
他回忆解放初期收文物的情景:“我整天弄一个车,车后边有一个大架子。大桌子、椅子我都骑车子载回来。全北京城我到处跑,春节我还跑到京东宝坻县。大年三十晚上,在小店里睡觉。小店里很冷,没有火。我拿两只鞋鞋底对鞋底一扣,放到炕沿上当枕头。只有这样才能买到极便宜的物件。”
王世襄不只玩物也好“研物”,为了穷究玩物的底里,又与许多平民百姓交朋友,虚心请教。大凡他玩过的东西,都留下了文字记载和研究心得。过去在一般人眼里,架鹰走狗斗蛐蛐是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所为,经他把这些东西加以描述和总结,这些东西马上升格,一变而成为了文化,使井市的"雕虫小技"登上了"大雅之堂"。
他共写出专著10余部,论文90余篇,其中文字句句显绝学,在文物学家中独树一帜。爱玩的人,一抓一大把;会玩的人,则少之;能玩得精甚至玩成绝学的人,少之又少,怕是只此一人了。
“他就是为了玩,结果把玩当成了事业;但又是调皮之中带着认真,用兴趣成就了自己的传说。”马未都深得王世襄“玩儿”的精髓,不仅学习了他的研物技艺,也习得了他身上的玩物精神。
年轻人总是不安分的、爱玩的,他们不满足于传统的职业和既定的生活,因此,“不务正业”是长辈经常会给他们扣的帽子。但是,近些年“不务正业”反倒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形成了一种趋势,一些会玩的年轻人,正在把“玩”变成一种职业。
喜欢旅游的人,可以拍视频做旅游博主;喜欢美妆的人,可以做美妆博主;喜欢美食的人,可以做美食博主……还有电子竞技员、游戏主播、脱口秀演员、宠物训练师等等新型的职业在不断地涌现出来。因为,这个时代蓬勃的经济、科技和互联网,给年轻人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,去探索自身的可能性,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。
最近一档综艺《当燃是少年》,就呈现了一副真实的z世代(1995年后出生的人)潮流职业生活图鉴。有民乐的非遗传承人,在努力传承和创新传统民乐,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新的元素,把民乐玩出了新的风格。浪人(冲浪运动选手、爱好者),在大海中与浪前行,在与大海对话的同时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,选择一种更自由的生活。街头篮球运动员,在运动中展现自我的创造力,传播来自海外的运动艺术,也传递着一种向上的能量。这些年轻人,乐于挑战极限、忠于自我、不畏偏见,在热爱中专注,颠覆传统、无限创造。
回过头来想想,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把“玩”这个词解读得过于贬义,但是“玩”并不只代表娱乐消遣,也可以代表探索创新,不断突破。其实,爱玩的天性,是人类创造力的来源。很多科学家、发明家,就是在玩中偶然得到了新的发现。
我们从来都是被教育要拼命往前赶,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看不到终点,却来不及想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?往往只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,才能在焦虑浮躁的世界中,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玩,就是在探索自己喜好的过程中,找到在这个世界自洽的方式,好玩了就意味着找到了,找到了就有趣了。所以,倒不妨,好好玩玩儿。